“月之都 千曲” 故事

  1. HOME
  2. 月の都の歴史
  3. “月之都 千曲” 故事(CN)

所谓日本遗产

“日本遗产”是指根据地区的历史景点、特色等来讲述日本文化与传统的故事,并且获得文化厅认定为日本遗产的事物。在说古之前不可或缺的正是充满魅力的有形、无形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财群,以地区做为主体,全面地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财群,不仅对日本国内,也针对海外进行策略性的传播,通过这些行动期待达到振兴地区的目的。

日本遗产 门户网站 ≫

日本遗产“月之都 千曲”
~姨舍梯田创造的摩诃不思议,彷佛天方夜谭的月亮景色“田每之月”~

日本遗产“月之都 千曲”
姨舍梯田创造的摩诃不思议,
彷佛天方夜谭的月亮景色“田每之月”

日本遗产 故事

长野县千曲市位于东西两侧有高山夹持的山间,南北则有千曲川流淌的狭长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位处熙来攘往的交通要冲之地。巍然耸立于千曲川左岸的冠着山(自古被称为“姨舍山”)的山脚下,有一处“照映更级姨舍山的月亮”被称为“田每之月”,是自古以来广为人知的赏月名胜。

故事的三大主题

1. 古人的“玩心”

赏月名胜、和歌、俳句
描绘摩诃不思议的“田每之月”彷佛天方夜谭景色的浮世绘与锦绘

2. 先人的“生活智慧”

弃老物语
姨舍的梯田耕作
关于月亮的信仰

3. 活在当下“赏月之地”

传统的“赏月之地”
新的“赏月之地”

1. 古人的“玩心”

令人憧憬的赏月名胜

“我が心慰めかねつ更级(さらしな)や姨舍山(おばすてやま)に照る月を见て”(看着照映在姨舍山的月亮,就算想安慰自己的心也安慰不了)。平安时代《古今和歌集》中的更级姨舍山,即现在的冠着山。
当时,此地有从信浓国(长野县)通至京之都(京都)的主要干道“东山道”之支道,山路设有古代行政机构的更级郡衙。对途经这里的人们而言,姨舍山是路标的象征,仰望明月,或许也吟咏和歌表达远离都城的心情吧。
此外,通过和歌还表达了久闻姨舍山盛名但还未欣赏过照映在姨舍山明月的京之都的人们,希望看到的心情以及流露出的寂寞及哀愁。
“はるかなる月の都に契りありて秋の夜すがらに更级の月”(与遥远月之都之缘,即使在京都的秋夜凝视着月亮,仍无法想像更级之月),《新古今和歌集》选者之镰仓时代歌人藤原定家,将此地誉为“月之都”。

升上镜台山的明月

江户时代,松尾芭蕉来到姨舍赏月,以弃老物语为题材,吟唱“无面影及姨的月之友”,著作《更科纪行》。松尾芭蕉或许吟咏的是升上镜台山的月亮吧!镜台山是将月亮比喻为镜,将山头比喻为放置明镜的架台而命名的山。
在姨舍的长乐寺,自从芭蕉来过之后,为寻访芭蕉的足迹,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拜访。境内除了有“芭蕉翁面影冢”的石碑,还有许多的歌碑、句碑都表达了人们对月亮的情怀以及“月之都”姨舍的魅力。

摩诃不思议的“田每之月”

5月下旬,在插秧的前后时期,稻田里灌满了水,大小不一的梯田里照映着月亮。此光景被称为“田每之月”,是仅此地才能欣赏到的月之风景。江户时代的浮世绘师歌川广重,在浮世绘上将每一座水田都画上月亮,描绘着摩诃不思议,彷佛天方夜谭的情景。因为此浮世绘,“田每之月”的景象也广为流传。
但实际上并非一眼望去所有的梯田都照映着月亮,而是要沿着田间小路行走,随着目光的转移才可连续地欣赏到照映在每一座稻田的月影。
“田每之月”最早有书面记录的是在战国时代,越后武将“上杉谦信”的川中岛合战战胜祈愿文中。
从山麓的更级八幡宫仰望照映在梯田后方姨舍山的月亮,并将此风景比拟成从山的背后出现阿弥陀佛如来的情景,这就是“田每满月之景”。
在当时的狂言本《木贼》中,“田每之月”还作为信浓国的名胜之一登场过。

扬州周延《更科田每之月》
实际的“田每之月”
歌川广重《更科田每月镜台山》

2. 先人的“生活智慧”

弃老物语

“姨舍山”在平安时代的《大和物语》及《今昔物语集》中登场,述说的是将年迈母亲丢弃在山中的故事。或是由于“姨舍山”地名的由来又照应着对月亮的孤寂情怀,因此姨舍山弃老的故事也就像真的一样被流传了下来。
弃老物语是为了教导人们孝亲而创作的文学作品,是由京之都人创作的,以前在《续日本纪》中有记述,更级郡的“建部大垣”,因孝亲行为得以终身免税。诸如此类的故事、史实是要人们珍惜父母以及古老智慧,教育人们要懂得感谢。

藤原信一《教训画谱 姨舍山之图》

姨舍的梯田

现在所看到的“姨舍的梯田”,是经由先人的智慧及努力,在斜坡上开拓成的梯田。江户时代初期,在斜坡上端建设可储存丰富涌水的“大池”,接着将整个斜坡都开垦为水田。 现今仍然依照当时的水利惯行,使用大池(称为“樋水”)的水耕作。

与月亮相关的信仰

位于冠着山顶的冠着神社内奉祀有月之神、月读尊等诸神,每年7月下旬,当地居民都会举行祭典。此时期山顶飞舞着的姬萤的奇幻光景,就好像是以弃老物语为主题曲“姨舍”的老女之舞般。
武水别神社因奉祀八幡神,也称八幡宫。隔在神社和通道之间的广大神宫建筑物,是因废弃佛像,毁坏释迦(废佛毁释)而废寺的神宫寺庙遗迹,而保存状态良好的末寺(本山支配下的寺庙),好像是在向人们传达神教与佛教融合的神佛习和的故事。
中秋满月左右,9月14日会于神社举行仲秋祭,每年奉纳6~7个地区的狮子舞神乐。仲秋祭据说是源自放生会。
12月10日起至15日期间,举行自战国时代就有纪录的被称为“大头祭”的新尝祭,非常热闹。祭典、梯田耕作将人们与地区连接起来。
以稻荷山的传统建造物群为中心,在市内街角建造刻有“二十三夜塔”,约50座的石碑,述说着昔日盛极一时的等待月亮的行事活动。等待月亮,是指聚集信徒等待月亮升起,然后祈愿的行事,石碑是为了纪念行事而竖立的。

武水别神社的仲秋祭

3. 活在当下“赏月之地”

传统的赏月场所

长乐寺自芭蕉来访之后,很多人也开始喜爱爬上镜台山头的月亮了,使这里也成了赏月胜地。
江户时代的旅人菅江真澄,在《わがこころ(吾心)》写下,有人攀爬到境内高达20米,被称为“姨石”的大岩石上,眺望升上镜台山头的月亮,并举办歌会、赏月宴会等情景。
在描述宴会情景的《善光寺道名所图会》中以“姨舍十三景”介绍了可从长乐寺遥望的高山、岩石等值得一看的景色。其中,境内的姨石、桂之木、宝池,中景的更级川、云井桥、远景的冠着山、镜台山、千曲川等,被认为是吟咏俳句的场所。
满月的前后,会在长乐寺月见殿举行演唱会,可享受明月与音乐的夜晚。
此外在中秋满月的前后,会以长乐寺为中心,举行观月祭,游客们在境内赏月、吟诗作对,热闹不已。

传统的赏月场所 长乐寺

新的赏月场所

从位于标高547米的JR姨舍站月台,无需抬头即可看到从千曲川对岸群山升起来的月亮,这是一处绝佳的赏月场所,名副其实的“月之驿”。因为车站建在陡峭斜坡上,列车是以现今也少见的折返方式进入月台。从列车车窗可眺望长野盆地的大环绕美景,是日本铁道三大车窗之一。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姨舍服务区(SA)也作为新的赏月场所而受到注目。眺望美景、欣赏夜景的游客们络绎不绝。
遥望明月,疗愈心灵,在竹久梦二、志贺直哉等文人也逗留过的位于千曲川河畔的户仓上山田温泉消除疲惫,品尝当地美酒、纯白的更科荞麦面、萝卜绞汁乌冬面、以及御烧等美食,也是旅游的乐趣。
对月亮的情怀,超越了时光传达到现代我们的身上,将来千曲市也会延续新的“月之都”。

月之驿 JR姨舍站

构成文化财群 ≫